高效絮凝氣浮沉澱裝置的工藝:
(1)斜管沉澱池的斜板(管)之間間距一般不小於50mm,斜板(管)長一般在1.0-1.2m左右;
(2) 斜管沉澱池斜板的上層應有0.5-1.0m的水深,底部緩衝層高度為1.0m。斜板(管)下為廢水分布區,一般高度不小於0.5m,布水區下部為汙泥區;
(3) 斜管沉澱池出水一般采用多排孔管集水,孔眼應在水麵以下2cm處,防止漂浮物被帶走;
(4) 廢水在斜管內流速視不同廢水而定,如處理生活汙水,流速為3-5mm/s。
(5) 斜管沉澱池斜板(管)與水平麵呈60°角,斜板淨距(或斜管孔徑)一般為80~100mm。
高效絮凝氣浮沉澱裝置的工作原理:
斜管沉澱池的表麵負荷比普通沉澱池大約高一倍,因此在需要挖掘原有沉澱池潛力或需要壓縮沉澱池占地時,可以采用斜板(管)沉澱池。
斜管沉澱池是根據“淺層沉澱”原理,在沉澱池中加設斜板或蜂窩斜管,以提高沉澱效率的一種沉澱池。按水流與汙泥的相對運動方向劃分,斜板(管)沉澱池有異向流、同向流和側向流等三種形式,汙水處理中主要采用升流式異向流斜板(管)沉澱池。
斜管沉澱池具有沉澱效率高、停留時間短、占地少等優點,常應用於城市汙水的初沉池和小流量工業廢水的隔油等預處理過程,其處理效果穩定,維護工作量也不大。